兩岸家書 第6集
本影片因授權因素
暫時無法提供觀看
第6集【情深義重是為家】
- 2024
- 40分
- 保護級
兩岸的歲月滄桑,和無數普通人在時代巨變中的悲歡離合
預告與更多
影片資訊
西元1330年,元朝旅行家汪大淵從福建泉州越過海峽,抵達當時的琉球,今天的臺灣。他在《島夷志略》中寫下:「海外諸國,蓋由此始。」18世紀初,科考失利的閩南士子張士箱,帶著他的孩子從廈門渡海到臺南,準備在這裡圓他一生最大的夢想。在這裡,他與子孫們不但考取功名,更成為清代臺灣拓墾的重要家族。流傳到今天的一百多封家族文書與信件,跨越兩百年,見證了這個家族的生命力,以及臺灣社會的成熟與蓬勃。
西元1895年,日本逼迫清朝政府簽訂《馬關條約》,割讓臺灣全島、所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。《臺灣通史》的作者連橫(雅堂)在家書中,深切期盼遠在北京的兒子連震東能夠珍惜中華文化根源。在北京的新文學運動推手張我軍以《亂都之戀》對故鄉傳達自己的愛情觀與新文化理念。在北京胡同成長的林海音,以溫婉的文筆寫信懷念家鄉臺灣,但又苦痛於臺灣被外族統治,她選擇了寧願失去故鄉,也不要做一個無國籍的孩子。
西元1945年,日本戰敗投降,一場轟轟烈烈的文化重建運動隨即登場。年已六旬的許壽裳來到臺灣擔任省立編譯館館長,他滿懷雄心壯志,想要把原汁原味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理念以及世界的文化帶進臺灣,並與本地的文化人緊密結合。他在多封家書當中表達了自己的願景。臺靜農也接受臺灣大學的邀請,前來建設文學院。就在一切似乎開始步上正軌之時,風雲變色……
劇照